谷山-志村猜想,由于其已被证明,现在有时被称为模性定理,是一个非常普遍和重要的猜想(现在是定理),它将拓扑学和数论联系起来,源于谷山在1955年国际数学研讨会上提出的几个问题。
设 是一个方程具有整数系数的椭圆曲线,设
是
的所谓的j-导子,并且对于每个
,设
是出现在
-函数中的数字
。那么,用专业术语来说,谷山-志村猜想指出存在一个权重为 2,水平为
的模形式,它在赫克算子下是一个本征形式,并且具有傅里叶级数
。
实际上,该猜想表明每个有理椭圆曲线都伪装成一个模形式。或者,更正式地说,该猜想表明,对于每个椭圆曲线 在有理数上,存在非恒定的模函数
和
具有相同的水平
使得
等价地,对于每个椭圆曲线,都存在一个具有相同狄利克雷L-级数的模形式。
1985年,从费马大定理的虚构解(弗雷曲线)开始,G. 弗雷表明他可以创建一个不寻常的椭圆曲线,它看起来不是模的。如果该曲线不是模的,那么这将表明如果费马大定理为假,那么谷山-志村猜想也为假。此外,如果谷山-志村猜想为真,那么费马大定理也为真。
然而,弗雷实际上并没有证明他的曲线不是模的。弗雷的曲线不是模的猜想被称为“ε猜想”,并于1986年被里贝特迅速证明(里贝特定理),在两个之前看起来完全不相关的数学结构(谷山-志村猜想和费马大定理)之间建立了非常紧密的联系。
到 1990 年代初期,大多数数学家认为谷山-志村猜想无法证明。然而,A. 怀尔斯并非其中之一。他试图通过证明每个集合的数量相同,来建立椭圆曲线集合和模椭圆曲线集合之间的对应关系。怀尔斯通过“计数”伽罗瓦表示并将它们与模形式的数量进行比较来完成此操作。1993 年,经过七年艰苦卓绝的努力,怀尔斯(几乎)证明了对于称为半稳定椭圆曲线的特殊曲线类别的谷山-志村猜想(对应于具有无平方导子的椭圆曲线;Knapp 1999)。
怀尔斯曾试图使用水平岩泽理论来创建所谓的类数公式,但最初没有成功,因此转而使用了基于 Kolyvagin 思想的 Flach 结果的扩展。然而,在 1993 年 9 月审查怀尔斯的手稿时,发现此扩展存在问题。前学生理查德·泰勒在 1994 年初来到普林斯顿帮助怀尔斯修复此错误。经过额外的努力,怀尔斯发现了 Flach/Kolyvagin 方法失败的原因,并发现这恰好是阻止岩泽理论工作的原因。
有了这个额外的见解,怀尔斯能够使用岩泽理论成功地完成证明中存在错误的部分,从而证明了谷山-志村猜想的半稳定情况(Taylor 和 Wiles 1995,Wiles 1995),同时确立了费马大定理为真定理。
肯尼斯·里贝特在 1999 年 6 月 21 日的会议上宣布了完整谷山-志村猜想的证明的存在(Knapp 1999),并于 1999 年 7 月 31 日在美国国家公共广播电台的周末版上报道了此事。该证明由 Breuil et al. (2001)完成,它建立在怀尔斯和泰勒的早期工作基础上(Mackenzie 1999,Morgan 1999)。先前发布的最佳结果适用于除以 27 整除的导子之外的所有导子(Conrad et al. 1999;Knapp 1999)。Breuil et al. 对所有椭圆曲线的普遍证明消除了此限制,在此过程中依赖于怀尔斯对有理椭圆曲线的证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