可以构造出许多吸引人的五复合四面体。第一个(左图)是二十面体星状体之一,其中四面体的 个顶点对应于正十二面体的 20 个顶点。两个具有相反手性的五复合四面体结合形成一个十复合四面体(Cundy 和 Rollett 1989)。第二个五复合四面体(右图)如上所示。
这些复合体在 Wolfram 语言 中实现为PolyhedronData["TetrahedronFiveCompound", n
] 对于
和 2。

上面的插图显示了五复合四面体的两种手性的纸雕模型。
埃舍尔建造了他自己的五复合四面体模型,作为他木刻版画的研究(Bool et al. 1982, p. 146)。
公共实体和凸包如上图所示。对于第一个复合体,内部是一个正二十面体,凸包是一个正十二面体。
构造复合体有两种技术。温宁格 (Wenninger)(1989,p. 44)提倡的第一种技术使用如上图所示的 20 个相同的部件,每个部件组装成一个小型的三件式金字塔。然后将 20 个金字塔以五个环的形式组装成实体。网格中所示的边长由下式给出
(1)
| |||
(2)
| |||
(3)
| |||
(4)
| |||
(5)
| |||
(6)
|
其中 是黄金比例,用于从边长为单位长度的正十二面体开始生成的复合体。
Cundy 和 Rollett(1989)提倡一种更精巧的构造方法。虽然据称比第一种构造方法更简单,但其形状不同的部件实际上证明在实践中更难正确组装。Cundy 和 Rollett 的方法包括构造一个基础四面体,在一个顶点周围放置一个“帽”(从而给出一个有吸引力的二复合四面体作为中间步骤),然后在对面贴上一个三角形金字塔。然后构造十二个与上述类型相同的金字塔,并以三个链条的形式边对边连接。然后将四个金字塔链条布置在原始两个四面体的八个顶点周围,每个链条中三个金字塔的重合点被连接起来,使得它们与原始两个四面体的交点重合,从而使五个金字塔在一个点处接触。
通过用沿其边缘的斜面支柱替换实体四面体,可以获得上面吸引人的结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