切比雪夫迭代是一种求解非对称问题的方法(Golub 和 van Loan 1996,§10.1.5;Varga,1962,第 5 章)。切比雪夫迭代避免了像其他非定常方法中那样需要计算内积。对于某些分布式内存架构,这些内积是效率瓶颈。避免内积的代价是,该方法需要充分了解系数矩阵 的谱,以便可以确定包络谱的椭圆;然而,通过 Manteuffel (1977) 开发并由 Ashby (1985) 实现的自适应构造可以克服这一困难。切比雪夫迭代适用于任何包络椭圆不包含原点的非对称线性系统。
切比雪夫迭代类似于共轭梯度法,只是不计算内积。必须选择标量 和
,以便它们定义一系列具有共同中心
和焦点
和
的椭圆族,这些椭圆族包含包围
的谱(或更一般地,值域)的椭圆,并且对于该椭圆,收敛速率
是最小的
其中 是椭圆
轴的长度。
下面的伪代码假设椭圆退化为区间 ,即所有特征值都是实数。有关包括迭代参数
和
的自适应确定的代码,请参见 Ashby (1985)。
切比雪夫方法相对于广义最小残差法 (GMRES) 的优势在于只使用短的递归。另一方面,GMRES 保证在当前搜索空间中生成最小的残差。双共轭梯度法 (BCG) 也使用短的递归,但它不最小化某个合适的范数中的残差。然而,与切比雪夫迭代不同,它们不需要估计参数( 的谱)。最后,由于超线性收敛行为,GMRES 和 BCG 在实践中可能更有效,而切比雪夫迭代不能期望获得超线性收敛行为。
对于对称正定系统,包络谱的椭圆退化为正 轴上的区间
,其中
和
是
的最小和最大特征值,其中
是一个预处理器。在内积计算是瓶颈的情况下,可能有利的做法是首先使用共轭梯度法,从 CG 系数计算极端特征值的估计值,然后在这些近似值充分收敛后切换到切比雪夫迭代。对于从 GMRES 或 BCG 方法切换到切比雪夫迭代,也可以采用类似的策略。
在对称情况下(其中 和预处理器
都是对称的),如果从
和
计算
和
,则切比雪夫迭代具有与共轭梯度法相同的上限。
高估或低估值域会带来严重的惩罚。例如,如果在对称情况下 被低估,则该方法可能会发散;如果它被高估,则收敛可能非常缓慢。对于非对称情况,可以做出类似的陈述。这意味着需要对
的谱有相当准确的界限,该方法才能有效(与共轭梯度法或广义最小残差法相比)。
在切比雪夫迭代中,一旦知道包含算子特征值(或者更确切地说,是值域)的椭圆,迭代参数就是已知的。因此,避免了像广义最小残差法和共轭梯度法中那样必要的内积计算。这避免了共轭梯度类型方法所需的同步点,因此具有分层或分布式内存的机器可以实现更高的性能(这也暗示了强大的并行化特性 (Saad 1989, Dongarra et al. 1991))。具体来说,一旦计算出一个 段,我们就可以开始依次计算
、
和
的相应段。